点击上方 “蓝色字”关注湘雅医院 指导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 王东生教授
“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”,可见在理论上大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一天。最近西伯利亚正有一股“霸王级”的寒潮蓄势待 发,受其影响全国大部地区开启了“速冻模式”。 当大寒撞上“冰雪模式”,如何通过食补打好“御寒战”呢?
冬日“阳气闭藏”
在中医看来,冬天的特点是“阳气闭藏”。冬季时人体的阳气是封藏在内的,这与夏季是阳气外泄正好相反。人体之阳气除了用于抵御外寒,还是推动血液运行、维持经络畅通、增加关节滑利的“正能量”。如果阳气不足,自然容易导致血液运行不畅、经络阻塞不通、关节活动不利。 因此,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,在寒冷季节中,养生的要诀就是要守护好藏在体内的阳气。冬季中人们应该减少户外活动、防寒保暖,避免进食生冷、寒凉性质的食物,这也就是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中所说的“无扰乎阳”。 而对于一些本身就阳气不足的患者来说,更应该提倡在冬日里进行“温补”,以增加体内的阳气,可帮助抵御外邪、疏通经络、通利关节。
打好“御寒战”宜“温补”
五脏六腑之气,得温则行,得寒则凝,行则功能正常,凝则脏腑失职。里寒主要表现为脏腑虚寒,阳气不足等一系列症状。用温中散寒法以除里寒,才能恢复脏气通畅。里寒常表现为畏寒肢冷,得热则缓,喜暖蜷卧,不思饮食,呕吐便溏,小便清长,脉象沉迟等。 常见的“温补”方法包括进食一些温热的食物(羊肉、狗肉、生姜、桂圆、栗子、韭菜等),通过中医师开具温阳补气的药方以及进行艾灸、足浴、热疗等。可见,在大寒节这天,炖上一锅甘蔗羊肉汤,一家人烤着火美美地吃一顿,绝对是一个温暖又健康的选择哦!
附片羊肉汤 【配料】(10份) 附片30 g,羊肉2000 g,生姜50 g,葱50 g,胡椒6 g,食盐10 g。 【做法】 附片洗净,用纱布袋松装,扎紧袋口。羊肉用清水洗净,入沸水锅中焯,加葱、姜各25g,焯至断红色,捞出,剔去骨,将肉切成约2.5cm见方的肉块,再入清水中漂去血水,肉骨打破待用。生姜洗净、拍破,葱洗净、缠成团备用。 砂锅内注入清水,置于火上,下姜、葱、胡椒、羊肉、羊骨入锅,附片纱包投入汤中。先用武火煮沸约30分钟后,改用文火慢炖约2个小时,至羊肉熟烂为度。将炖熟的附片捞出,除去纱布袋,分装于10个碗内,羊肉亦捞出分装,再掺入汤即成。 【功效】 具有温中散寒,助阳暖肾的功效。对于脾肾阳虚,中阳不振,寒自内生所形成的脘腹冷痛,肢冷畏寒,大便溏泄,小便清长,或寒湿较重的肢节酸痛等症,具有很好的作用。
治疗冻疮小妙招 熟附煨姜文狗肉 【临床表现】受冻部位皮肤苍白或麻木感,微肿,或瘙痒、疼痛,伴畏寒怕冷,四肢不温,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【原料】 熟附片6 g,生姜片150 g(煨熟切片),狗肉150 g(切块),佐料适量。
【做法】 先以蒜头及花生油炝锅,放入狗肉微炒,待皮色转黄,加水适量,以武火烧开后,放入熟附片及煨姜,改用文火至狗肉熟烂,调味即可食肉。
归芪炖母鸡 【临床表现】 入冬受冻而发,素体虚弱,气短乏力,精神疲倦,受冻部位明显肿胀,初起皮色苍白或灰白,继之发紫,疼痛或不知痛痒,舌痒,苔薄白,脉虚弱。 【原料】 母鸡1只(去毛,内脏洗净),黄芪、当归各15 g,食盐、葱、姜、黄酒等各适量。 【做法】 将黄芪、当归装入母鸡腹腔内,同葱、姜、黄酒、盐放入砂锅内,加水,以文火煨炖,熟烂即可。分3~4次服,每天1~2次,连服7~10天。
王东生
科室:中西医结合科 职称:教授/主任医师 主攻方向: 中西医结合防治血栓性疾病(心脑血管病),尤其对高脂血症、代谢综合征、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、脑血管病、肿瘤、支气管与肺病、股骨头坏死、血液病等效验颇多。 长按二维码 关注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预约挂号 科室医生 智能导诊 查报告单 健康咨询 ……